会长简介
名家法书

原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
委员
名誉顾问爱新觉罗·溥杰先生题字

原全国政协委员 少林五形八法拳研究会名誉会长
沈醉先生题字
郭思齐:武韵禅心

武韵禅心

中国政法大学硕士研究生 郭思齐


图 1与郭思齐与秦庆丰老师合影

   2013年初春前往清华大学校园内的传统武术课观摩,起初仅是猎奇心理,便随同校伙伴一起慕名前往,自此便开始了每周一次的系统学习,其中十八罗汉掌拳法中的寂静古雅之风和清逸古朴的拳势动态,不仅渐渐吸引了我,而且使我痴迷。也许随着不断的训练,并配合静功的修习,手脚冰冷的现象无意之中得到了缓解,身体也感到些许轻盈舒畅,头脑更加清澈,思维更觉明快,故想起少林僧人讲禅武合一,“盖躯壳强而灵魂易悟也”;后闻秦教练亦言“以禅意修炼拳法武学,以拳法悟觉禅心慧智”。
   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艺,即礼乐射御书数。通过习艺不仅有助于进德,且把“道”从抽象空洞的概念性理解中剥离开来,使学人得有真切鲜活的领悟。言及武术,大多数人会想到“修心养性”,确然。少林功夫,且禅且武。以禅入武,习武修禅。以清净、专一、笃定之心,既能获得禅修之妙用,又能获得智慧的引导,针对专注力和领悟力的修炼便是定慧双修的绝佳方式,故从某种层面上看,武术与禅修有异曲同工之妙。通常情况下,人们基本上是控制不住自己的内心的,一静下来就会发现,原来我有无数念头绵绵不绝地席卷而来,几无一刻清静,躁动不止。而只有当我们真实安静下来,人的观察力和专注力才能提高。然随着今人诸多压力缠身,体质亦是渐行越弱,身不适而心思粗散,而单练静功亦是困难,只有配合动功,配合武术,通过彻底的身心双休,才能窥见,原来禅武合一的相融修炼,不仅内心会感到寂静清凉,而且身体也觉一丝脱胎换骨之意。我虽不曾有更多体会,但可窥见古传真意确然如此。故而,怀着滋养形神、修濯心灵之发心,我决定好好追随一位具有真才实学的老师修习武功。《缁门警训》有云:“鸟之将息,必择其林;人之求学,当选于师。师乃人之模范。”不择师而无以法,比较观察,至此良久,深感有幸结识并追随求学于秦庆丰老师。
   我初见秦教练是在清华校园的武术教学中,当时老师看上去四十来岁,目光炯炯、声音浑厚,且动作有力,拳法迅猛,见到新学员便热情地招呼我们入列,对于每一个学生,教练都十分认真、严格耐心的指导,使我不仅发现教练待人的诚恳,热情和包容,而且也很快了解到老师已是六十多岁的老人,不禁使我肃然起敬,更坚定了习武的信心与决心。
   秦教练是一位常于给予学生鼓励的老师,而正以此牵动激发了众多学生习武的热情。一方面,秦教练以言教之直接明白的鞭策与赞许,使初学者建立信心和动力;另一方面,秦教练之身教亦足以鼓舞和激励众人。如其十年如一日地从事教练工作,虽每日不但指导运动员进行高强度的训练,晚间还要辅导弟子们的请教,在此情况下,却仍是朝不乏练,夜不辍笔;在其个人事业转型期间能够从容稳定地把握良好的心态,苦心孤诣,坚韧不拔,方有今日的文武兼备。的确,通过与教练的不断交谈接触,使我见到了何为“慎终如始,则无败事”,何为“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因此,习武的过程,不仅可以培养人坚韧的意志力、从容厚重的心性,易于浮躁的大环境中增强修习者的定力;亦可从秦教练刻苦奋斗的经历和现实中看出,习武者的身体健硕、精气神满、能量充沛,从而应对处理更多日常事务。故究其真正的习武人健康长寿之原因,其身心兼修、文武兼修、克己求源,应是自然,更应是必然的。秦教练用他经典的专业素养和家学武功,言传身教诚心以授的精神用心不断地扶持我们,而这种扶持不仅仅是武术套路和技击动作的教授,更是时时刻刻帮助大家建立正知正见——爱国与孝亲尊师之道,使其所教授的武学建筑在一个稳固牢靠的地基之上,亦灌注坚韧、勇气与智慧于武学大厦的构架中,使之成为一座真正有用的恢宏所在。
   跟随秦老师习拳“十八罗汉掌”已半年有余,至今老师仍不放弃对我从手型、步型,身法到眼神的规范和要求,教学中如遇我和大家均感困难的技术问题,教练总会站在众人都方便看到的位置细致地讲解并一遍遍亲自示范,令其明白为止。这种耐心细致答疑解惑,倾注心力的教学实在令我等晚辈感动。
   有时,秦教练还会以至简之言启发大家,使人豁然开朗,顿然开悟。如在一次课后,教练说起武术的技击窍诀:“实战就是圆与直线的关系。”对于直线的攻击便以圆来化解,而对于圆的处理,最快的打法,又是以直线破之。而此之关键重在于切线的运用,又如某次我在练习“佛尘式”动作时,翻打的劲总难以发出来,后教练便讲到欲做到充分发力,须“蓄劲如张弓、发劲如放箭”,领悟“身备五弓”之道理。五弓,即上下一弓、左右一弓、前后一弓和斜方二弓。最大之弓以腰,而颈椎、尾闾为端;臂部发力以肘,则锁骨与手腕为端;腿部则以膝,而胯、足为端。发力之时,五弓合一,相互掣力,方能形成全身统一的整劲。然对于初学者,秦教练则由浅入深,细致分析讲解六合以促其协调性,即心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力合,肩与胯合,肘与膝合,手与足合,故而形成完整之动静体势。使我辈之后学收益匪浅。对于我们这些几乎无基础或基础过于薄弱的学生,很多人的拳术套路和实战方法只是在大脑中如难解之浮云,确难付诸实践,而秦教练的擅于点拨,每每能够应机,起到明觉开悟的作用。
   此外,而更为难能可贵的是,教练在每次课后的重点讲评,讲评的内容不仅仅是技术层面的详细总结,还涉及武术与爱国精神和民族精神的弘扬、传统文化中孝道的实践、文武兼修在社会中做人、做事等潜移默化重要作用。一次,教练在讲评中讲到了一种可养形神、延年益寿配合呼吸的按摩法,并让大家休假回去给父母试试,看似简单的按摩手法只要持之以恒就能让父母的身体、气色越来越好。并嘱咐我们要对父母尽诚孝道。确然,孝道乃德之基,习练武术不仅能培养中国人的尚武精神,而更重要其道德之培养。否则,习武者不仅不能主持正道,扶弱压邪,反而恃强凌弱,牟不善利。故有言“贤良秘授救危困,邪亡休传害众生”,由此可见中国传统文化中进德与为学交参互入,实为中国哲学之精髓。若无孝道,又何谈爱国精神与民族精神?秦教练认为,如果武术丧失了爱国情怀和承载五千年传统文明的依托,便无以传承中华民族之精神。而跃然有此生动活泼之精神、植根深厚之生命意义时,武术之磅礴深厚方能英华发外,终而形成武学。
   教学中,秦教练在武术礼仪十分很重视。每次讲评结束后,师与众人互行抱拳礼,并相互鞠躬。如今习武,并非各处都沿袭传统武术礼仪了,为何教练却如此重视此种形式呢?曰:“未曾学艺先学礼,未曾习拳先习德。”礼仪作为内在德性之外显应是自然而然的,并非刻意做出某种样子;然先修习外在的礼仪亦可促进激发内在德行。《大学章句序》言:“人生八岁,则自王公以下,至于庶人之子弟,皆入小学,而教之以洒扫、应对、进退之节,礼乐、射御、书术之文;及其十有五年,则自天子之元子、众子,以至公、卿、大夫、元士之适子,与凡民之俊秀,皆入大学,而教之以穷理、正心、修己、治人之道。”小孩从八岁开始学习,不是先学大道理,也不会明白大道理是什么意思。故从洒扫、应对、进退的日常礼仪规范开始。随着这些礼仪成为习惯而融入自心,再从日用而不知到知其所以然。而习武礼仪亦复如是,若只讲微言大义,人们只能从概念上理解,却非己物,而当此种礼仪形式成为习惯,不断涵养,逐渐地影响着内心从而精华内敛。此外,亦可见秦教练所弘扬武术礼仪之中形式与内容的统一。从教练的身教更重于言教、以德立身、以武立威、以文取道、以礼为常的举止风范中,可见其弘传中国武学、乃至中国传统文化之发心与践履,故礼仪不仅仅是外在的“俛仰周旋威仪”,更是发自内心之诚敬的自然外显。荀子《天论》言:“雩而雨,何也?曰:‘无何也,犹不雩而雨也。’……非以为得求也,以文之也。”也就是讲,祈雨后下雨和不祈雨而下雨实际上是没有区别的,而却有很大功用。为何呢?因“君子以为文,小人以为神”,久不下雨,我们采取祈雨仪式则表明了一种敬畏、尊重之情,而此种情感必须要通过这种仪式才能表达出来。与此同时,又能使小人认为果然有神迹显现,从而亦迫使其发出畏敬之心。故而,可见礼仪之重要性与实践礼仪过程中的形式、内容之不二。具体看来,抱拳礼表示以武会友,心志坦诚、团结互助、尚武铸道,而相互鞠躬则表示尊师重道、恭敬为上、忠孝诚信、慈善谦和,而作为老师在武术教学中以教为学、教学相长、心志不移、虚怀若谷之意。
   武极而文,文极而武,而心志不移、虚怀若谷的德性亦表现在教练孜孜不倦的读书和学习上。教练爱书尽人皆知,他常道,自家最多的就是书,因此每逢整理家务都不得不请弟子们来帮忙搬书。他不仅劝大家多读书、多背书、多写文章,“学不可以已”。自己亦博闻强识,不仅在读书上颇下功夫,然对于诗词联赋、书法、绘画、古物鉴定等苦心以学,皆有造诣。我想,此是教练欲令大家文武兼修、文理兼学,从而不仅在知识储备层面,亦在人格修养方面获得完备之意吧。蒲松龄道:“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此话用来形容秦教练实不为过。其以身作则,精进读书为文,弘道传灯之志为吾辈躬身垂范。
   器大者声必闳,志高者意必远。朱子言:“书不记,熟读可记;义不精,细思可精;惟有志不立,直是无着力处。”此处之“志”,其弟子陈淳释为“谓心之正面全向那里去。如志于道,是心全向于道;志于学,是心全向于学。一直要去讨要,必得这箇物事,便是志。”此事,习武不可缺少,读书不可缺少,而欲弘传中国传统文化更是需要精诚专注,潜心于此而“无所不用其极”。教练曾言,武术所给予了他坚强和坚韧,人生若无理想和探究,也就失去了光彩。“学之广在于不倦,不倦在于固志”。故在他的眼里,似乎一切皆已是切己之分內事,方能使他十年如一日地守护这一片朗朗清明罢。行笔至此,猛然想到,所谓大乘菩萨道之自利利他的精神,不仅自身精进修行,更饶益其他有情。对名闻利养之放下,舍我其谁之提起,不亦如此吗?若习武者皆不仅拥有提高自身身体素质,涵泳沉潜于中国武术文化之深流的发心,而更深藏一颗利他之心,弘扬传统武学之志,或许更深得少林武学之精髓了罢。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我国武术文化之悠久历史,源远流长,不离前贤尊师之代代传承、更其毕生求索。此中实在有民族精神常在,为师为学之广阔发心使得中华武学能历经种种动荡混乱的岁月和坚船利炮的袭掠后仍国粹弘传,传灯续照。秦教练曾言,他希望他的学生、弟子们能够从他的肩膀踏上去,尚武励志,博学铸道。由此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担当起民族之责任。我想这便是中国武术虽历尽曲折却连绵不断薪火相传之原因,无数古圣先贤、武林宿将尽其毕生心血不断地采撷英华而酿新实,以多歧为贵、不取苟同的探索真谛之心缘,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之情怀与担当,而使传统武术文化得以更多滋养、沉淀、弘扬坚实与升华。这就是我对一位武门宗师教课后健硕背影之浅思所想吧……


中国功夫网:www.kungfu-china.com
Copyright©2013 秦庆丰武术文化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