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长简介
名家法书

原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
委员
名誉顾问爱新觉罗·溥杰先生题字

原全国政协委员 少林五形八法拳研究会名誉会长
沈醉先生题字
兵器精微

《少林大金刚拳》序


中国北派少林拳名家、国家武术高级教练、

国家级社会体育指导员、中国武术八段 秦庆丰


       “少林大金刚拳”是我国北派少林拳法中较为古老且具有代表性的拳种。其完整的体系,丰厚的武学内涵,独特的技术形式,简洁实用的的自卫临战效果,以及较高的武术史学研究价值,均使其立于中国传统武术之林,并占有其重要地位。
       多年来,为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武学,满足人们对中国传统古少林拳的爱好、学习与研究的需求,作者将家学秘传三部拳法(少林大金刚拳、少林十八罗汉掌、少林五形八法拳)中的第一部“少林大金刚拳”经重新修定后出版,其间对编写体例、内容要求等进行了严格把关,以确保其拳法原始技术内容、结构、风格以及技法的完整性、真实性、规范性、实用性与可读鉴赏性。
       “少林大金刚拳”由先父秦铁英先生(1889~1969,早年追随孙中山、黄兴致力于辛亥革命,同盟会员)于晚年亲授,后又在诸位兄长的严格督教下习练至今,经约60年之努力、研究、习练、治学、传承,可谓深有感悟。据先父考证,此拳法源于宋末元初时期,曾作为嵩山少林寺武僧护寺必修之主体拳法。由于世间沧桑,诸种“灭佛”、焚烧、侵占等历史原因,致使少林寺屡遭劫难,僧众遣散,其武僧更被驱赶追杀,佛像、纪碑、经书法典、武册秘笈几度均遭焚毁、遗失……,至后来“反清复明”等诸等历史因素,使这一珍贵拳法长期隐踪秘迹,即使民间传习,家学承传也因数代“强族强种、保家护族”而隐秘回避,均不外示(清雍正末年,此少林拳法始传入数代习武的秦门家族)。正因如此,这部拳法才得以较完整、规范、真实地保存和延续至今。目前已成为《秦门武学》“两功、三法、九兵”之中其重要的武学研究、传承与教学内容。
       “少林大金刚拳”属于古代近身搏斗型拳法,拳势古朴险绝,精到简峻,攻防严密,临战善连打重击,劲道奇出,雄强古拙。固此拳法“招招有势,势势有法,法法有用”。这部凝聚了数代人心血,并具“原生态”的古拳法,武学之中颇具神思造化、禅意灵动之妙。整体拳法共四段,九九八十一动势(象征着其“大金刚韦佗”统领之下,“四大天神”在对列“十八罗汉”的拱卫下,展化为八十一动势,以金刚、罗汉的不同心念、动态寓意于人间广布善果、匡扶正义、扬善惩恶、铲除人间一切不平之心志……)。拳法真实保留、继承了远古少林拳法发力猛重、疾稳、沉实、整透的风格,和近身搏斗中“远之拳足,近之膝肘,靠之以摔,相机以擒”的拳法特质。拳谱载:“拳出肘入,护体沉屈;非直而远,动如旋流;身似疾风,膝腿拳肘;硬断筋骨,力透脏腑;腿不过膝,快行稳步;灵机突变,心法自求……”。故“少林大金刚拳”临战中具有显著的:短促迅疾、拳腿互用、势机膝肘、摔拿固控、进受严密、势如破竹、稳准疾狠及“先发制人、后发先制”的攻防战术手段与特色。
       在功法训练中,拳法十分注重“法以功为基,功以法致用”的功、法互为运用原则。通过“内功法、外功法、意念法、发声用气法”等系统、长期、科学的训练,使其人体意识、气息、劲力达到高度的统一与平衡,进而增强其体魄、壮其筋骨、强其气血、劲力充达,为拳法实战打下坚固的基础。同时功法练习又可“荣养五脏六腑,强健四肢百骸”(无疑将为武术人养生长寿奠定了基础)。因此适宜的功法训练不仅能有效增强和培养拳法实战中的心理素质和生理素质,而且可有效增强快速攻防反应能力;有效综合攻击能力;有效抗击打能力以及有效提高实战体能贮备能力等……。
       同时,“少林大金刚拳”的心法理念十分注重“拳禅一如”的武道与禅学相契、相和的圆融精神。“禅”是对生命的理解,是心理境界与理想法则的共识……。而禅于心中、悟心养性、静能生悟基础上的自在超然、体味感知、以静思维的心理修行是武学、功法、能力、勇猛、聪慧与灵感的真实体验;是“武与禅”在远古少林寺佛学理念中千磨万砺后“慧根独具”的启智与“顿悟”;也是“大气古远”历史传统与“智善学养”人文情结所赋予中国武学的文化精神。
       在历经“练拳”的长期功法苦习中,伴以“禅修”的理念真实“渐悟”与纯真的学习过程里,使“武”的凶猛、勇为与强悍,“禅”的沉稳、明彻与静思,逐渐影响、化合、互融、孕育于千年的传统文化内核之中。因此在古少林拳法中十分崇尚“禅修慧世、智仁勇戒、禅助拳意、拳融心法”的理念。通过对“禅”至真、至善、至美之学的“参悟”与“慎行”,以“禅心独到,明心见性”的领悟、静观、诠释其独善其身、做人处事的规范。通过习“禅”以“升觉悟化”自己的学识积淀与武学修养。将“武道禅学”、“文武同修”的理念逐步提升到理想、高深的武学境界。而通过习武,对“武”与“术”的正确理解与认知、体味与感受,也会不断促进和提升对自身操守、心智修养及拳理技法、气格之美……等深层次的洞察、历炼与追求。因此“拳禅一如”的理念是中国北派少林拳法其重要的武学文脉和历史根基。
       此部拳法名为“金刚”,谓之宇宙间最为“坚之不摧、顶天立地”者,寓为传统世间最完美、勇武的“力神”(中国庙宇殿堂、山门之中,多塑有“哼、哈”二将、四大天神等护法神的金身重彩法像,是持卫佛陀、守护佛法的“夜叉”之神;是镇慑邪恶、守土保民、护佛镇妖、驱凶避灾、平安永定的象征)。然仰观“大金刚”(即韦佗,其顶盔贯甲,威严肃穆,常端立于释迦牟尼佛和观音菩萨的身后),神态威武刚烈、气势威仪、怒含霸气、法眼观界、手持降魔杵(即后世武门所传:“金锤刺”功法),立像神勇。从其看出“大金刚”韦佗,尊为护法之神的首座(将军),其奉善止恶,咤叱风云、刚正不阿、匡扶正义的力量,以及智慧、坚毅与顽强的中国佛学精神。其中也体现了数千年来人们在禅学清修中,其经义、仪轨、敬畏与崇尚的人文情结和充满了对善与恶的明辨与觉醒;对世间一切美好的想往、抚慰与渴求……。因此在古拳法修习与展练中,要十分注重和体现“大金刚拳”的浑穆高古、威武刚烈、无坚不摧、所向无敌的拳法意识、气度与风范,即“拳禅一体、内外合一、形神兼备”的拳术本质与内涵。
       “少林大金刚拳”是近千年历史遗留的兵学实践经验总结,是中华民族武学文化、尚武强身、抵御外辱,培养英雄胆识的内心独白,具有典型民族特质的精神延续和文化传承。它像一条不甘锈蚀的铁链,其相应的历史性、自然性、合理性和规范性体系,具有历史悠久、内涵丰富、实战险绝、理法相融的北派少林拳法的典型特征。所以拳法动作、套路易学,但其文化内涵、战术心理、实战能力、学术研究方面都将是十分重要的武学理念。这就需要我们以锲而不舍、“独得心源”的学习精神,达到“拳打千遍,身法自然”的知识深度。使其“拳出心下”的实战特质与风格,凸显出深赋古韵灵动的拳法气势与风骨;让所有习武人,都能以穿越岁月尘封的执着和精神,获取新时代的睿智、力量与胆识。
       此拳法自80年代初面世以来,相继得到中国大陆、香港、台湾、日本、俄罗斯、美国、欧洲及东南亚国家的热情关注,多家刊载、专著与介绍。並有简化套路(36势)及81势拳法刊登于国家一级杂志《武术健身》《中华武术》。作者多年来以沉静、潜心求学的态度;以一种专业武术工作者的良知;以尊重历史、恪守本源的责任感对整体拳法进行了数十年的实践与研究。在反复体验、理解、实用基础上进行了深入的课题研究,遵循“学以致用”的原则,重新拍照、撰写,试图以最简练的文字和最直观的、标准规范的动作图示,将此拳法最详实的原动作名称、技术运用过程、临战方法等,以深入浅出的形式奉献、介绍给读者。使大家在获取阅读和练习中‘学之必有所获,思之必有所得’。

2000年9月於北京西山.菊園.書禪静盧。

中国功夫网:www.kungfu-china.com
Copyright©2013 秦庆丰武术文化研究院